育儿天堂 中国幼儿教育资源网站!
首页 > 教师论文 > 小学教师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有效评价论文

小学语文有效评价论文,因情感流动而精彩

发布时间:2016-10-27 08:47:25 点阅:
小学语文有效评价论文,因情感流动而精彩是一篇不错的小学语文相关论文例文,感觉很适合小学工作开展,这里给大家整理到育儿天堂,一起来看下详细内容吧
@ja_tupian@

  下面是育儿天堂最新发布的《小学语文有效评价论文,因情感流动而精彩》的详细内容页面,觉得应该和教育工作者分享,重新排版了一下发到育儿天堂,为了大家阅读方便,更多的优秀的班主任论文内容分享给大家,小学语文短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写作指导。

  语文教学活动不仅是认识活动,也是情感活动。南朝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心雕龙·知音》)即教师要披文入情,运用课文中生动美好的形象,以炽热的情感,晓畅的教育语言,把作者寄寓于文中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地传送到学生的心田之中,使其和作者产生共鸣,达到三方情感——教师情、作者情、学生情的和谐统一,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那么,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如何教出语文独特的情感呢?

  一、钻研教材,把握作者情

  语文教材是情感传播的载体,凝聚着人类情感的方方面面。《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中那悲壮浓郁的爱国情,《第一次抱母亲》中那催人泪下的母子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中那强烈的思乡情,“西湖”的静美淡雅;“三亚落日”的美妙绝伦;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游子情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亡国之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气概;“不要人夸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的坚贞自守等等;教师要充分发掘这些情感因素,用整个身心去体验这些情感,“让教材中的情感来点燃起自己的情感之火”,做到“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并且能用情感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体会、领悟、反思。这样,学生的心灵必将随之震动,情感必将随之勃发。

  二、设计导语,牵动学生情

  怎样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拨动学生胸中的情弦,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开场白是主要的一环。比如在讲授《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我用这样的言语导入:“古代宫刑是最惨无人道、最灭绝人性的一种。它带给受刑者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巨大伤害,更使其心灵蒙受了永远的耻辱,它使正常人身体残缺,心理残缺,使一个原本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再也不能泰然自若、昂首挺胸地活着。而有一个人受到了宫刑,但他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寥寥数语,如投石击水,从情感上一下子牵引住了学生,从而激起他们感悟课文的兴趣。教学《桂花雨》时,我饱含深情地说起:“乡思是一曲古老的歌,背井离乡的游子们从古唱到今。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以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余光中临海而吟‘乡愁是一枚窄窄的船票’……同学们,我们也有远离故乡的时候,你曾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桂花雨》去体味作者传达了怎样一种乡土情结。” 教学《二泉映月》时,学生通过多媒体聆听《二泉映月》,教师在跌宕起伏、如泣如诉的旋律中,展示阿炳艰难生活的图片,一下便让学生进入对阿炳的同情中,老师再以精悍的几句评语作结,便能将学生导入同情阿炳悲惨的遭遇,敬佩阿炳的音乐才华之中。

  三、表情朗读,激发学生情

  清代刘大魁在《论文偶记》里指出:“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又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儿诵之,神气出矣。”此处之“神气”,我们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而朗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式。无需琐碎的讲解,万语千言“读”自明。实践证明,教师生动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从听觉上感染学生的思想情感。学生听中悟情,听中入情,听中动情,听中生情,达到水乳交融,和谐共振的效果。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鼎湖山听泉》、《九寨沟》、《烟台的海》、《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草原》通过朗读“……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学生脑海出现:从未见过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视野开阔,心胸豁达,令人心旷神怡;草原景色迷人让人愿久立,眼底美景沁润着心田让人想坐下。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良好的语感,善感的心灵,美好的品质在诵读中渐渐积聚、凝练、升华。以语言为介、以情感为媒,在浓浓的诵读中,我们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素养。

  四、斟酌字句,体味作者情

  如果将一篇精美的文章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文中丰富多彩的词语就好比生机勃勃的叶子,琳琅满目的句子好比千姿百态的树枝。“叶、枝”与“干”血脉相连。而好文章又总是有感而发,因情生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血脉一般贯穿文章始终,正如大树的“干”一样。教学时要认真理解词语和句子所浸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的谎话,便直奔医院,”(《爱如茉莉》)一个,“直奔”字,本是一个很普通的动词,而在这里却有了深刻的感情,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浓浓的真爱,如茉莉般看似平淡却情真意切,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学生。再如句子——“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理想的风筝》)如重锤撞击将一个身患残疾而乐观向上的刘老师深深地镌刻进了苏叔阳的心灵,表达了苏叔阳对刘老师深深地思念之情,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对类似以上重点字句精心品味,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启迪,从而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做到学生情,作者情,教师情的和谐统一。

  五、创设情境,感染学生情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绘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使他们耳濡目染,进入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努力触摸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石榴》这篇课文,我采用招聘导游活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热爱、赞美家乡,为家乡的特产石榴而自豪的感情,学生经过这样入情入境的表演,能够直接地体验到文中的情感,使学生的心境与课文的情景融为一体,进入“景美、语美、情美”交融的境界。对描摹祖国壮丽河山,名胜古迹的课文,要让学生眼观文字,耳听音乐,脑现图画,神游佳境,获得赏心悦目的欢愉,兴起热爱祖国的情怀;对写人叙事的课文,要再现人物活动的场景,想像人物的音容笑貌,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在教授《公仪休拒收礼物》时,让学生当堂进行表演,在表演中激发学生做人要向公仪休一样大公无私。总之,创设情境,注情于物,移情于境,引导学生把心放进去,入其境而知其事,明其境而通其情。

  六、启迪联想,触摸作者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来丰富补充作品的形象,真正把作者的情思化为学生可触摸到的真情实感,例如在讲《爱之链》时,当学生读懂了主人公——乔依的高尚人格之后,我适时发问:在历史和现实中,你还能举出具有乔依一样高尚品格的人吗?一句话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或凝目沉思,或低声交流,很快便举出了大量人物,并争相表示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由此,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进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而且也使学生在积极快乐的思维活动中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总之,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构成了语文教学丰富的情感内涵。语文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所富有的特殊情意性决定了它在传递知识、训练能力、灌输思想时,应情注其中,意蕴其内,努力通融三方情感,拨动情弦,一往情深,完成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意的独特使命。

  上面就是通过小学老师操作后整理的全部小学语文相关论文的叙述内容,大致内容描述了小学语文有效评价论文,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内情况施教时稍加调整,大家的施教经验可以在下方文章下方讨论投稿,更多相关的论文例文可以直接在最上面搜索,小学语文论文获奖,小学一年级下语文论文,更多的相关论文内容可以参阅小学语文论文专区。

@ja_kuozhan@

Tags: 小学语文有效评价论文

相关内容:
相关讨论: